小時候很愛看金馬獎頒獎典禮,因為有自己喜歡的電影和明星入圍。為了這個,可以坐在電視前三、四個小時。也不知從哪時候開始,連金馬獎啥時舉行也莫宰羊了(不知道)。我愛看電影,小時候常跑一票看連場的不知幾輪電影院。也弄不清楚從啥時也不再進電影院了,連二輪片子也不會進去。現在唯一會進戲院,就是陪小孩看像軍曹、哆啦A夢的動畫院線片。

  因為主辦金馬的衛視電影台邀請狗狼裏的李準(俊)基出席頒獎,才會注意到(如果有金城武會更好^^)。我更搞不清楚去年到底上了那些國片(純台製),較有印象的是單車練習曲。其他的都是中港台聯合製作的像墨攻、門徒或天堂口、色戒這種大片。



  像我們這種媚俗、湊熱鬧的觀眾,不會為電影藝術對金馬獎感興趣,會注意到一定都是因為閃亮的大明星。自從沒了二秦二林,台灣再也找不到大明星了。金馬的魅力已經消失很久了。現在都是找香港、大陸,要不就是日本、韓國的火紅明星來撐場面。

  當然,台灣的電影工業的消失,不是單單沒明星這麼簡單。只是不解,這麼多年的金馬獎,現在到底是為獎勵本土電影工作人員,還是為香港、大陸電影而舉行?所有的軍官士兵都到別的戰場去打仗,剩下一些充滿理想又沒錢的電影小兵固守著,拍的作品只能去國外影展拿獎勵,願意進戲院捧場的沒幾個。

  這樣的狀況下,卻還是年年舉辦金馬大拜拜,怪咩。這一屆,我對金馬獎「向大師致敬」回顧胡金銓、楊德昌、李翰祥已故的優秀電影創作人,比較感興趣。光看到他們的名字,就能感受到當年電影年代的火熱、和溫暖。所以...應該會收看深夜重播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包子_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